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成功抵挡了德国的入侵,但在军事指挥方面,他的决策并不如他手下的元帅那么高明。斯大林的固执导致了苏联军队65万士兵的被俘,这也是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误。
1941年6月22日,希特勒启动了“巴巴罗萨计划”,发动了对苏联的大规模入侵。德军派出了超过300万兵力,并且有3000多辆坦克和近5000架飞机的支援,迅速向苏联推进。当时德军分三路进攻,北线和中线的进展非常迅速,唯独南线有一支强大的苏军顽强抵抗,那就是苏联西南方面军。这个军队的规模超过了65万人,虽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相对较强,并且在与德军的对抗中逐步削弱了敌人的兵力,但由于苏军指挥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,导致在指挥上常常出现问题。
与此相比,德军的指挥官素质显然更高,这让苏军在战斗中处于一定的劣势。尽管苏军的火力和兵力占优,但他们的指挥方式过于盲目自信。自从1941年7月5日德军发动进攻起,苏军便采取了连续进攻的防御策略。但仅仅两天时间,德军的坦克部队便突破了苏军的防线,攻占了尔季切夫,第三天又占领了日托米尔。到7月11日,德军已经推进了约110公里,距离基辅仅剩20公里。
斯大林不愿意轻易放弃基辅,于是下令进行反击,命令苏军从各个方向进行攻击,誓言保卫基辅。在7月24日的一次反攻中,虽然苏军成功击退了德军的进攻,但在这一过程中,苏军的一位少将在反击中牺牲。然而,苏军西南方面总司令已经感到形势非常危急,建议撤退,但斯大林坚决拒绝了这一提议。
展开剩余52%事实上,早在德军进攻基辅之前,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就曾建议放弃基辅,把65万红军撤退到第聂伯河对岸,保存有生力量以便保卫莫斯科。但斯大林不仅没有听从朱可夫的意见,反而罢免了朱可夫的总参谋长职务。朱可夫的军事才能是公认的,但斯大林的固执最终导致了巨大的失败。
当时,苏军按照命令坚守基辅时,德军已经绕过了苏军的防线,切断了他们的退路。这场战斗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,苏军多次尝试突围,但无一成功,除了少数人突破包围,其余的65万苏军全都被德军俘虏。
如果斯大林能够听从朱可夫的建议,撤退保留力量,这65万士兵就不会被消耗殆尽,或许莫斯科保卫战也不会打得那么艰苦。但历史没有如果,斯大林的坚持,最终让苏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